HK01報道: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改革英文科因材施教學生取入大學關鍵成績

掌握兩文三語對升學及就業都至關重要,但始終香港語境以中文為主,要學好英文並不容易,弱勢學生更會顯得吃力。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為幫助學生突破英文的學習障礙,於去年決心徹底改革英文科,投放更多資源於英文科,並將全校的英文堂分組上堂,以照顧學習差異,兼顧學生拔尖補底。

改革很快就帶來成果,不但學生對學習英文的興趣有所提升,更於多項英文比賽獲獎,為學生建立使用英文的自信。其中,應屆畢業生陳浩能夠成功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工程系,亦與學校改革英文科有關。陳同學的數理科成續一向突出,唯一弱點是英文,但經過英文科老師過去一年的努力,最終在英文科取得關鍵成績,配合透過校長推薦計劃獲得的有條件取錄,成功升讀大學。

廖萬裡校長全力支持改革文科,師生沒有努力白費,成績斐然收穫豐沛。 (夏家朗攝)
廖萬里校長全力支援改革英文科,師生努力沒有白費,成績斐然收穫豐沛。(夏家朗攝)

 

各級英文課分小組上課 助仔細調適教學內容

廖萬里校長於2021年來到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出任校長,他不諱言學生「英文真係弱」,但英文是升學與就業都難以迥避的要求,於是自去年起大力推動改革學校英文科課程,不欲英文科成為學生成長及發展的絆腳石。多項改革措施之中,以去年聘請資深英語教師呂劉瑞珍擔任學校的英文科顧問為起點,為學校檢視課程內容與學生水平,然後提供專業意見,從而對症下藥。

 

中文科顧問呂劉瑞珍會每週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度,以便快速做出教學調整。 (夏家朗攝影)
英文科顧問呂劉瑞珍會每周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度,以便快速作出教學調整。(夏家朗攝)

 

英文科改革以「因材施教、以學生為本」為理念,其中一步是在校長提供的行政支援下,安排每一級的英文課分別在同一課節上課,方便將學生按程度分成小組上堂,24/25學年 初中由4班分6組,高中更由4班分7組 ,而中五更是5班分8組,全級同時上課。措施變相提供更多不同程度的課程,並配對相應程度的學生,以做到更仔細的課堂內容調適,減少同一份教材對同一班學生太難或太易的情況,前者因為無從入手而失去學習興趣,後者因為學習成果不多而進步有限。

英文科顧問呂劉瑞珍更提到,她會與老師每周的共同備課節,分析學生進度,以快速作出教學的相應調整,例如只要學生有所進步,能力較適合在其他組別上課,即會獲安排調組,而非固定於個別時間點如學期後、考試後才檢視分組,有助學生進步得更快。

 

教學團隊親自編制教材 英文科老師多六成

中文科團隊自編教材,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需求。 (夏家朗攝)

英文科團隊自編教材,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需求。(夏家朗攝)

 

英文科主任梁皓堯老師補充指,配合英文科分組教學,為照顧學生的不同能力、不同需要、及不同興趣,團隊特意自行編制大量具明確學習目標的教材。他舉例,例如學生在閱讀及寫作方面較弱,學校課堂就會針對相關技巧,教材及課堂着重鞏固句子結構及為學生累積詞彙庫,打好英語基礎,亦有助考好公開試。教師亦可以按課堂情況及學生能力,彈性決定使用教材的基礎、核心、及延伸部分。另外,自編教材亦有助避免教學過份依賴統一的教學課本,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本。

課堂以外,學校同樣給予學生相當的英文學習支援,例如邀請成續優異的舊生或外校尖子替學生補課,既讓舊生傳承師弟妹,又能吸收外來的尖子的新想法,刺激學生進一步學習英文。另外,學生亦會按程度獲得合適的支援,例如「尖子班」學生會獲資助報考IELTS(國際英語水平測試),推動他們英文水平更上一層樓,亦有助未來升學,而「增潤班」學生則會按程度及弱項再仔細分成不同小組,交由擅長相關方面的老師跟進。

上述英文科改革措施,在需要人手處理及跟進,單計各級學生分別在同一時間上課,英文教師的需要已經有所上升。學校為了配合措施,已經調撥校內資源,現時全校70位老師之中,有16名英文老師(包括外籍老師) 、1名英文顧問、2名英文助理教師及1名英文教學助理,數字較其他同等規模的學校多出六成。

 

清貧學生獲英文科支援 終取入大學入場券

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陳浩於中文科獲得關鍵成績,順利升讀香港中文大學工程系。 (夏家朗攝)
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應屆畢業生陳浩於英文科獲得關鍵成績,順利升讀香港中文大學工程系。(夏家朗攝)

 

芸芸學生之中,應屆畢業生陳浩在學校改革英文科下獲得相當大的幫助,成功克服英文科「死穴」,在英文科取得關鍵成績,從而滿足校長推薦計劃的有條件取錄要求,升讀中文大學的工程系。

陳浩一向數理科成續優異,但他由於家境清貧,「沒有資源課餘補習,學習英文生字及文法方面都出現困難,英文科成續自然不好」。對英文無「好感」的陳浩,指過去一年得到學校幫助,提供「英文助學金」讓他可以購買更多參考書。此外,學校聘請外來的補習老師,為學生安排補習班,加強考試技巧。「感謝學校給予我們寶貴的資源,令我對英文信心增加不少,成績大有進步」。

 

中文科主任梁皓堯老師(右二)指學生對中文科興趣漸增,被他們的學習熱誠感動。 (夏家朗攝)
英文科主任梁皓堯老師(右二)指學生對英文科興趣漸增,被他們的學習熱誠感動。(夏家朗攝)

 

梁皓堯老師既是陳浩的班主任,亦是他的英文科老師。他初時留意到陳浩對英文興趣缺缺,只顧埋頭計數,後來與他商討生涯規劃時定下入大學的目標,加上獲提名校長推薦計劃,他終於意識到英文科必須合格才能獲得進入大學的重要性。最令梁老師印象深刻的是,陳浩主動提出在午飯及放學後留下默書及練習口語,甚至留到晚上7時才肯走,深深被他的學習熱誠感動。

 

學校支援改善英文語境 參賽增強使用英語信心

 

應屆畢業生張凱晴(左一)表示透過有趣的學習方法,提升學習英文的興趣,參加英語朗誦比賽獲獎更有助增強自信。
應屆畢業生張凱程(左一)表示透過有趣的學習方法,提升學習英文的興趣,參加英語朗誦比賽獲獎更有助增強自信。

 

連晉毅順利升讀城大,並獲得「2025年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」,當中包括全額學費、生活津貼、海外學習津貼及賽馬會海外領袖培訓等超過40萬港元的獎學金。
連晉毅順利升讀城大,並獲得「2025年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」,當中包括全額學費、生活津貼、海外學習津貼及賽馬會海外領袖培訓等超過40萬港元的獎學金。

 

陳浩的成功並非學校的單一條子。同是應屆畢業生的連晉毅即將升讀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士,並獲得超過40萬元的「2025年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」。他自少「唔鐘意英文」,而且「父母不懂英語,家庭沒法提供語境」,最初也不對英文教成績寄予厚望,但感恩學校提供英文科支援,幫助提升應試技巧之餘,教師們亦願意以短訊解答學術問題,最終在英文科取得喜出望外的成績。

另外一位應屆畢業生張凱程將升讀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學學士,她表示以往學習英文時「成日串錯字寫錯文法,覺得生字好難記」。至近年學校運用有趣的方法提升學習興趣,「每次英文堂讓同學在黑板寫上1個生字,再講解詞性及用法,日積月累之下驚覺自己英文大有進步,看英文書不用常查字典」。她亦因為代表學校參加英語朗誦比賽獲獎,大大增加講英文的自信心。而中一生李一杰除了參與英語話劇,又參加朗誦比實,他直言參加比賽增加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,加強了使用英語溝通的信心。

 

學生在第76屆香港學校朗誦節(英文朗誦)獲兩冠、一亞及四季軍的佳績,圖為中五及中六學生合照。

 

學生創作的佛化教育英語話劇「Let Go of Your Obsessions, Open Your Heart, Welcome Your Wonderful Life」,勇奪香港學校戲劇節2023/24傑出劇本獎,並獲傑出演員、傑出舞台效果和傑出合作等獎項。

中一學生李一杰(左)撰寫的英文劇本獲獎,而中一生陳崑緣(右)也在英文實時作文比賽中獲獎。(夏家朗攝)

 

學術以外,學校在學界中與英文相關的比賽亦獲得不少獎項,例如第76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獲得英文獨誦兩冠、兩季及英文集誦兩季一亞;在大灣區資優創意寫作大賽2025英文作文(實時寫作)奪得2項星中之星(全賽區只有3位)、3金、6銀及7銅。佛化教育英語話劇「Let Go of Your Obsessions, Open Your Heart, Welcome Your Wonderful Life」及「The Mindfulness Escape: Disconnect to Reconnect」先後在去年及今年勇奪香港學校戲劇節傑出劇本獎、傑出導演獎、傑出演員獎、傑出舞台效果獎及傑出合作獎。

 

原文網址: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改革英文科因材施教 學生取關鍵成績入大學 | 香港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