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島日報: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綜藝匯演晚會 展現學生多元才華 讓孩子發光發亮

位於天水圍的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於7 月3 日舉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綜藝匯演晚會,展示學生在粵劇、古箏演奏、步操管樂及英語戲劇方面的卓越才華,當晚更特別邀請了粵劇泰斗羅家英博士 BBS MH 擔任主禮嘉賓,並頒發學生於過去一年榮獲的多項國際殊榮,以表揚他們的傑出表現。
是次活動對外開放,吸引逾500 位社區人士、家長、嘉賓及校友到場參與,場面熱鬧,充分展現該校在推動學生多元發展方面的豐碩成果與社會認同。


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綜藝匯演晚會

粵劇表演

步操管樂團表演


是次匯演由多位獲獎同學及團體傾力演出,包括:榮獲多項本地及全國古箏比賽大獎的梁子可同學;由著名粵劇資深演員梁淑明老師(藝名柳御風)親自指導的茂峰粵劇團;於香港學校戲劇節勇奪五項殊榮的英語話劇團;以及在國際及粵港澳大灣區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的步操管樂團。各項表演精彩紛呈,充分展現茂峰學生在藝術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多元才能。


左起: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廖萬里校長、羅家英博士 BBS MH


獲國際及本地近300個獎項
廖萬里校長在致辭時感謝各界對學校的支持,特別是羅家英博士撥冗蒞臨並親自頒獎,對學校和師生意義重大。他表示,學校一直致力推動學生多元發展,秉持「創建更大舞台,讓孩子發光發亮」的宗旨,並於過去一年取得豐碩成果,共獲得296 個獎項,當中包括6 項國際獎、8 項全國獎及73 項地區獎,得獎人次達865,平均每位學生獲1.1 個獎項。這些成就正是學生與教師積極進取、全情投入的成果。

多元發展策略 藝術與創科並重
廖校長表示:「我們的教學理念是打破局限,透過多元機會提升學生自信。例如去年,學校全額資助逾600 名學生前往羅馬尼亞、新西蘭及成都等地進行交流,讓學生拓寬視野。同時,學校積極推動文化藝術教育,例如茂峰粵劇團在梁淑明老師指導下蓬勃發展,並計劃前往東莞演出,進一步提升學生實踐經驗與藝術修養。在資訊科技教育及ICT人才培訓方面,學校與華為合作,開設手機及AI 程式設計課程,成為全球首間與華為公司協作的『科技協作學校』。」他又提到,學校亦積極善用社區資源,讓學生免費參與各類訓練及活動,並提供樂器等所需設備,務求降低參與門檻,目的是為天水圍的學生創造平等機會,打破傳統局限,幫助他們提升學術能力與社會參與度,以知識改變命運。

羅家英博士:粵劇走進校園 文化薪火相傳
羅家英博士在欣賞學生演出後,對學校的藝術教育深表讚賞。他表示,能夠在校園內看到學生演出粵劇,感到驚喜又欣慰。他特別提到:「學生雖然是新手,但他們的水準已經非常不錯,尤其古箏演奏,幾乎達到專業水平。」他強調,粵劇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,能夠進入校園,並讓年輕人從小接觸與學習,對文化傳承有莫大幫助。他勉勵學生:「粵劇不只是唱戲,更融合了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武術等,是一門深奧的綜合藝術,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,將這項文化薪火相傳。」

悉心栽培 讓學生走上舞台

古箏獨奏 - 梁子可


表演古箏獨奏的梁子可同學屢獲殊榮,曾獲中央電視台邀請在節目中演出。儘管演出經驗豐富,但她坦言每次上台仍會感到緊張。她分享道:「學校給了我很多表演和比賽的機會,讓我累積並吸收經驗,學會做好出場前的準備,例如檢查樂器、調音,以及調整心態,感謝學校和老師給予支持和鼓勵。」

茂峰粵劇團 - 左起:曾嘉豪、張玥婷、張聖欣


 三位粵劇團成員同學表示,粵劇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蘊含豐富內涵,值得年輕一代深入學習與傳承。「加入粵劇團已有兩年,在老師悉心指導下,從基本功學起,逐步掌握表演技巧,並參與校外比賽。今晚更有機會在羅家英博士面前演出,感到非常滿足與榮幸。感謝學校提供寶貴的粵劇學習機會,未來希望繼續推廣這門傳統藝術,讓更多人認識並欣賞粵劇的文化魅力。」

英語戲劇團 - 陳祉語、張婥嵐


晚會的英語話劇表演由學生全程主導,從編劇、排練到演出均由學生一手包辦,充分展現其創意與執行能力。兩位英語戲劇團成員表示:「參加戲劇團讓我們學會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,同時提升了英語口語能力和表演技巧。過去一年,劇團有多次外出演出和比賽的機會,並獲得多個獎項,這些寶貴經歷不僅擴闊了視野,也大大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。」

步操管樂團 - 左起:孫甲章、李文樂


兩位步操管樂團的同學分享,自己在加入樂團之前從未接觸過管樂,他們表示:「感謝學校和老師免費提供專業樂器與培訓機會,讓我們得以從零開始學習,逐步增進音樂知識。與隊友之間的交流與相互鼓勵,更讓我們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。」他們亦提到,在參與國際比賽的過程中,有機會觀摩來自不同地區的優秀隊伍,不僅大開眼界,也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、持續進步的決心。 

來源網址 : https://www.stheadline.com/ad-edu/3472445/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綜藝匯演晚會-展現學生多元才華-讓孩子發光發亮